7月2日上午,郑州市科技局成果处副处长张新华、郑州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王林青一行领导前来我院调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郑州轻工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杨雪鹏、我院常务副院长张忠厚等热情接待。
郑州轻工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杨雪鹏就学校近年来开展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做了简要介绍。2019年轻工大签订横向产学研项目429项,合同金额达3.06亿;签订横向合同到账金额2.7亿;通过技术(专利)转让、许可和作价入股的方式,技术合同交易金额7000多万元,取得了省内高校排名第三良好的成绩。杨处指出,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际过程中发现,部分高精端科研成果面向市场反响并不明显,而部分实用型成果广受好评,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还需要深入企业,摸清需求,进行接地气的定向研发。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我校对外看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窗口单位,有坚实的科研支撑背景、广泛的社会企业资源,搭建了科研成果和技术需求的对接平台,有专业的技术交易经理人队伍,是我校对内、对外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之一。
接着,张忠厚院长就郑州轻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身发展及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了分享,搭建省级平台4个,成立6个研发中心与7个特色实验室;孵化企业20家,其中通过“1+1+1”(研究院平台+校内研发团队+外部企业投资)模式成功转化6家;近三年,研究院促成技术转移转化132项,合同额累计7000余万元,减免税收35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痛点难点,协助企业进行技术储备,提高其核心竞争力;2019促成的新兴项目成交量70项,成交金额3604余万元。研究院在研项目“可再生植物蛋白无甲醛胶粘剂和无醛人造板产业化项目”获评河南省创新示范专项,该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成熟,目前在建2万吨/年可再生植物蛋白无甲醛竹木胶粘剂生产示范线与1万立方米/年绿色人造板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届时实现年产能1.7亿元,培养研发人员10-20人,专业技术人员20-50人,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人数500-800人。
同时,张院长指出了北方企业在对接研发需求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北方企业普遍缺乏对科技成果的思想认同与研发投入魄力;另外,也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学习深圳、上海等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城市的先进经验,加大政府引导,指引社会企业开展转移转化工作,出台更有力的举措,提升研究院服务本地企业的热情和能力。
张新华处长强调,地方科技主管部门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积极互动,加强供需双方结合,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开展。张处对轻大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创新方法和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要提高标准,加强从产品、生产线、工艺流程的美化和优化,提前进行整体的包装和设计,以高精尖产品的研发为龙头,以稳定的产品质量为依托,确立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树立建百年基业的远大目标,展现轻工大和研究院的雄厚实力。
王林青处长指出“郑州市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研究”是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课题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全省已经获批了9个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在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国家郑洛新自主创新核心区的郑州,科技实力排名相对靠后,亟需实现新的科技突破,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郑州轻工业大学发挥自己在轻工行业的应用优势,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先头力量,同时,以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中的创新模式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课题,力争提供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经过此次深入座谈,各方在技术转移工作上友好交流经验,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作为高校及技术转移转化之基础,郑州轻工业大学将持续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科研实力及科技成果质量。郑州轻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也会持续聚焦智能终端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发展自身平台优势,竭诚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推动产学研金有效合作!
(编辑:张赛 潘璠 审核: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