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试行)》,坚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所属领域”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创业创新、健全培育体系、加强金融支持、支持市场开拓、推动补链强链、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要素保障,培育一批专注核心业务、生产管理精细、工艺技术独特、创新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专精特新力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24年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力争达到5000家;到2026年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力争达到10000家,成为引领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任务
推动创业创新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有效期内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年度投资计算区间内用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而购置设备、软件的,市财政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税后超100万元)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与省财政设备、软件投资不重复补助)。(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高标准举办“创客中国”大赛。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市分赛,为企业搭建交流展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协同创新平台,并对获奖的一、二、三等奖项目(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分别给予不超过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加强金融支持
强化上市辅导。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上市领航行动,依托北交所建立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基地,加快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辅导直通车服务体系,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按照储备期、培育期、辅导期三个梯队,实施企业上市梯度培育、精准服务,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金融诊断、融资对接、上市辅导。聚焦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金融办,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加大股权融资支持。聚焦我市“一县一主链一基金一基地”建设,定期遴选重点行业、发展潜力较好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基金项目储备库,以投代补,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同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各类社会投资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委金融办,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推动补链强链
制定专精特新产业链图谱。结合我市20条重点产业链,制定专精特新产业链图谱,厘清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推动企业入链补链强链。突出产业链属性,以制造业、制造业和信息化相融合为主,重点引导企业向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强化要素保障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统筹使用市财政资金,通过资助、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发展,重点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小企业人才培训、政策宣传辅导、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等。积极组织申报中央、省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同一企业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市财政同一年度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一户一策”提供税收征管服务,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税务局、河南省第三税务分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加快小微企业园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各开发区管委会、区县(市)政府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园,围绕专精特新产业领域,沉淀行业资源,构建集群生态网络,为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和集群化发展提供载体。小微企业园扶持政策,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市财政给予每家申报主体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
点击原文链接,了解更多信息:https://public.zhengzhou.gov.cn/D0104X/8931272.jhtml